獨特的迷人煙燻主調
前調:濃郁的莓果與蜜餞氣息。
中調:深沈的煙燻風味。
後調:溫和的木質與辛香料氣息。
特別適合巧克力與水果類料理製作
甜點與烘焙:適合巧克力、奶酪。
飲品與調味:可用於熱可可、香草拿鐵、焦糖拿鐵、雞尾酒,增添個性風味。
醬料與料理:適合焦糖醬、奶油醬、海鮮類料理,帶來細膩不絕的層次感。
世界第二大產地
主要生長在峇里島、蘇拉維西、蘇門答臘、東爪哇、巴布亞,這些地區均以壯麗的天然景觀、多樣化的生態系統、崎嶇的天然地形而聞名。
加上降雨量充沛與乾濕季分明的氣候條件,更是為香草蘭花的成長有著正面的助益。香草蘭花需要旱季來促進開花、然後是雨季來促進發育,而這兩種條件皆自然存在於這些地區。
栽種歷史
相傳香莢蘭花最早由當時佔領印尼的荷蘭人於1819年引入,原本是作為豐富茂物植物園/Bogor Botanical Gardens的館藏用途。
不過亦有史料指出,於此同時的法國牧師亦藉由傳教目的,跟荷蘭人一樣將香莢蘭植株引進爪哇群島嘗試種植,不過兩者都沒有太明顯的成果產生。
直到1864年,香莢蘭花在中爪哇的Temanggung area地區再度被發現蹤影,並且隨後開始緩慢傳播到峇里島、蘇拉維西、蘇門答臘、東爪哇、巴布亞以及楠榜地區。
在1960年到1970年之間,爪哇地區的香莢蘭產業進入發展興盛期,當地開始有著許多不同規模的農場與出口單位,讓印尼香草莢以「爪哇香草」的名稱聞名於西方世界。
許多原先種植咖啡與可可的農場開始大量引進香莢蘭花共同種植,讓近年來的印尼香草產量快速攀升,成為世界排名前位的主要產區之一。